2016年5月27日 星期五

初音ミク -Project DIVA-

↑注:此圖為街機版《初音ミク Project DIVA Arcade》成功稼動的官方賀圖

       初音ミク -Project DIVA- 臺灣翻譯為《初音未來 -名伶計畫-》SEGA於2009年7月2日發售的PSP音樂遊戲,是虛擬女性歌手初音未來第一套正式以主角的身分登場的電子遊戲。遊戲名稱的「DIVA」是歌劇中女主唱者之意。SEGA於2008年6月13日與初音未來製作公司CRYPTON FUTURE MEDIA討論合作,製作消息最初於2008年8月29日發售的《週刊Fami通》公開發表。
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
↑PSP版2代遊戲封面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↑這是PSP版1代的遊戲封面


初音ミク -Project DIVA- 當初在PSP上颯爽登場之後,這個遊戲馬上以極快的速度發展起來,光是在PSP上就出了二代續作 《初音ミク -Project DIVA- 2nd》2010年7月29日推出,還在2011年11月10日推出《初音ミク -Project DIVA- extend》。加第一代一共就出了3代,不過,最後的初音ミク -Project DIVA- extend》其實只是類似補充包的存在,因此嚴格算是2.5代吧。

初音ミク -Project DIVA- F 2nd官方宣傳圖

當然頂著初音ミク的火熱人氣出身的音樂遊戲並沒有止步於此,自掌機PSP系統不繼續開發,而且當時PSP的環境惡劣,破解版比正版還多的情況下,SEGA便把眼睛看向了PS3以及PSV,因此     2010年6月24日推出 PS3版 初音ミク -Project DIVA- DREAMY THEATER》
     2011年8月4日推出 PS3版 初音ミク -Project DIVA- DREAMY THEATER 2nd》
     2012年8月30日推出 PSVita續作 初音ミク -Project DIVA- f》

2012年9月13日推出 PS3版 《初音ミク -Project DIVA- DREAMY THEATER extend》
2013年3月7日推出 PS3版 《初音ミク -Project DIVA- F》
2014年3月27日推出 PS3、PS VITA版 《初音ミク -Project DIVA- F 2nd》
2016年3月24日推出亞洲-PS VITA版 《初音未來 -Project DIVA- X》

共7款一系列的續作誕生,而這股趨勢看似還要繼續一段時間
甚至早在第一代發行之後
2010年6月23日推出了 街機版 初音ミク Project DIVA Arcade》
↑遊玩影片

      初音ミク -Project DIVA-整個系列的由玩方式幾乎是一模一樣的,這種案件在銀幕上隨著MV飛舞的游玩模式,基本上可以說是這系列的特色之一,每一代的更新除了更新一些遊玩上的細節,比如說組合案件,或是新的按法提供遊戲可玩性之外,初音ミク -Project DIVA-系列最大的特色莫過於他的紙娃娃系統,玩家可以在選擇歌曲之前去選擇想要使用的角色以及服裝,而這些更動都會直接反映在PV上。
       而除了可以自訂PV中主角的樣子之外呢,這系列遊戲都有提供自製PV的功能,如果看不習慣遊戲原本PV設定的舞步或場景,完全可以自己製作一個完全新的屬於自己的PV在遊玩時觀賞。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題外話:在這邊想要稍微提一下同以初音ミク為主題的小遊戲初音未來 Miku Flick》,這款初音未來 Miku Flick》是跟上述初音ミク -Project DIVA-系列完全無關的一個小遊戲,這是遊戲是我當初在四處尋找音樂遊戲時發現的,而比起上述初音ミク -Project DIVA-系列這款遊戲在臺灣可以說是鮮為人知。
初音未來 Miku Flick》2012/03/09在IOS平台上發行,除了遊玩遊戲內容之外還有可以直接觀賞音樂PV的選項
        其遊玩方式十分特別,是要隨著歌詞,在銀幕中的日文鍵盤滑動,並要選擇到正確的50音,不錯,你沒看錯是日文鍵盤,而且是跟著歌詞選擇50音的方式。
↑歌詞全開的hard模式

        這遊玩方式當初我由完的時候也是大開眼界,而遊戲也非常人性化的會在點選之前在鍵盤上給予提示,不過這提示閃得非常快,而且反應時間也是快得很,幾乎是題是一結束就要點選,這對於50音十分不熟的人來說可以說是一種折磨了吧w
        雖然這遊戲的遊玩方式對於許多人非常不友善,但是除了這點之外遊戲製作團隊還是非常用心的,其中音樂的PV可以說是完整的移植了,甚至他的解析度也是當時沒幾個IOS的遊戲比的上的。不過呢....也許是這個原因,這個APP總共也只有13首歌曲,甚至遊戲需求容量高達 860 多 MB(汗)。我想...這些或許就是這遊戲在臺灣乏人問津的原因吧?



DJ Max Technika

DJ Max Technika是由韓國Pentavision株式會社研發和銷售,僅在街機平台推出的音樂遊戲。此遊戲是「DJMAX METRO PROJECT」系列中第一部對外公開的作品。
  • 南韓發行時間是在2008年10月31日而台灣則是在2009年4月10日
DJMAX Technika的遊玩畫面

DJMAX 系列遊戲中的曲目基本上都為原創音樂作品,而東亞各地的版本也擁有自己的專屬音樂(一般為當地的流行音樂,或者韓語歌曲的多語版本),幾乎每首曲目都擁有自己的背景動畫,而DJMAX也以此為賣點,招募了在韓國有一定知名度的插畫家們為其製作背景動畫。
DJMAX Technika的機臺實照

DJMAX Technika是由上下2個銀幕所組成,主要由玩是下方的22英吋的多點觸控螢幕,而上畫面則是只有顯示的功能,會在一般模式下直接撥放玩家當前由玩歌曲的MV,還有一些由玩資訊,因此玩起來其實就非常像是在玩大型平板電腦的感覺,而這種遊玩體驗在當時智慧型平版裝置尚未這麼普及的時候,曾掀起一股熱潮,而後來由於KONAMI製作的REFLEC BEAT以及BeatStream都是這種觸碰式大型音樂機臺,而比較先出來的DJMAX人氣也相對減少。

DJMAX Technika機臺遊玩影片

DJMAX Technika的遊玩方式是像影片一樣,判定調會在銀幕上左右橫掃,而碰到按鍵時須要觸碰按鍵,相比起比較傳統的落下式音樂遊戲,遊玩方式新穎很多,而機台版的DJMAX Technika後來也移植在IOS以及ANDROID平台,叫DJMAX TECHNIKA Q》,
而在掌上型遊戲機PSV上也出過移植版
DJMAX TECHNIKA TUNE其玩法都是跟街機一模一樣的。


DJMax

DJMax是一款比較特殊的遊戲,是由韓國遊戲公司PENTAVISION製作的下落式音樂遊戲系列,它分別再PC平臺PSP,PSV還有街機上都有出過,可以說是涉略極廣的一款音樂遊戲,而其中街機版的又與其他版本遊玩方法特別不一樣。因此我要將街機版特別分開來說。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DJMax的PSP版與PC版遊玩界面非常相似

DJMax在PSP版上接連出了好幾代,從2006年開始到2010年為止一共就出了6代
其分別是:

DJMax Portable

2006年01月14日發售

DJMax Portable 2

2007年03月30日發售

DJMax Portable Clazziquai Edition

2008年10月24日發售

DJMax Portable Black Square

2008年12月24日發售

DJ Max Emotional Sense - Fever

2010年1月發售,美國版

DJMax Portable Hot Tunes

2010年6月發售,韓國版

DJMax Portable 3

2010年10月16日發售
↑在DJMax Portable 3時額外新增的新遊玩模式
這個也同時是PSP上唯一將類比鍵用得如此
淋淋盡致的音樂遊戲
但是
DJMax Portable 3卻是PSP平臺上的最後一款DJMax時在是有點可惜


DJMax的遊玩方式是十分傳統的落下式按鍵,其中除了PSP平臺上的版本之外,2004年2月韓國開放的第一代網路遊戲版本(前伺服器已經停機),也就是PC版《DJMAX Trilogy》,還有出在IOS以及ANDROID平台的手機版《DJMAX RAY也都是落下式按鍵模式的音樂遊戲。

CYTUS

Cytus》是由台灣雷亞遊戲(Rayark)開發的一款音樂遊戲。遊戲的iOS版本於2012年1月12日在全球的App Store上架

↑遊玩畫面結圖

CYTUS是一款出在智慧型手機或平板裝置上的一款app遊戲,當初製作時的一項理念便是,讓節奏感不是那麼好的玩家也可以開心遊玩,所以當初CYTUS問世的時候,按鍵的判定其實比起很多音樂遊戲都要寬鬆很多,不過後來還是為了hardcore玩家們額外設定了更精準的辦定點,雖然極度不明顯(笑)
↑CYTUS遊玩影片
        CYTUS這以判定線追著按鍵跑的遊玩方式,其實再當時可以說是相當新穎的,但是當時CYTUS第一代問世的時候,同期撞到了韓國Pentavision株式會社研發製作的接機型音樂遊戲《DJ Max Technika》問世,而DJ Max Technika也是一款以判定線追逐按鍵的音樂遊戲,甚至其發表時間比起CYTUS還要早個幾天,結果被部分玩家以為是抄襲,我想Rayark公司的老闆大摡也很無奈吧。


目前CYTUS已經經歷過多次改版,除了目前仍然沒有很明確的主現故事之外,還有許多外傳章節,其中更特殊的是在CYTUS中隱藏了很多的隱藏歌曲,須要透過一些簡單的特殊方法才可以玩得到,十分特別,其豐富度以及其用心的美工,真的會讓人以為製作著是再作一款大型街機遊戲,而不只是一款手機遊戲而已。

      另外值得一提得是,CYTUS當初
一再IOS平台推出時就得到廣大玩家的熱烈迴響,曾得到全球三十三國音樂類遊戲下載第一名。可以說是遊戲界的臺灣之光了。

SOUND VOLTEX

SOUND VOLTEXKONAMI於2012年1月18日起推出的街機音樂遊戲,屬於Bemani系列的一員。官方簡稱為「SDVX

SOUND VOLTEX機臺實照↓
本作由街機遊戲「SOUND VOLTEX BOOTH」和特設網站「SOUND VOLTEX FLOOR」組成。跟至今的BEMANI系列不同,採用的歌曲主要為於網路上活躍的同人音樂作家們的創作或混音。另外,官方會於特設網站「SOUND VOLTEX FLOOR」招募歌曲及封面等。本作十分積極於追加各種歌曲,例如VOCALOID、EXIT TUNES及東方Project的樂曲混音。
↑十分特殊的遊玩方式

關於版本


SOUND VOLTEX BOOTH               於2012年1月18日初登場

本作的第一代。設計以藍色為主調。
當初場測時只有收錄13首歌曲,在正式推出時追加了14首歌曲,總共27首,但數量還算少,後來經歷了27次追加歌曲,最終總共有166首歌曲。

SOUND VOLTEX II -infinite infection- 於2013年6月5日推出

本作的第二代。DJ Yoshitaka就任製作者。
於2013年2月15日至2月16日舉行的JAPAN AMUSEMENT EXPO 2013首次登場
設計以白色及粉紅色為主調,白色為主要顏色
增加了更多EFFECTOR、增加了LONG BT OBJECT(BT按鈕的長按)及CHIP FX OBJECT(FX按鈕的短按)、譜面更加傾斜、追加段位認定等。
BEMANI系列中首次以網路下載形式作版本更新。
前作並無與其他機種的直接合作,本作有一個名為「POLICY BREAK」的合作計劃,將BEMANI系列其他機種的曲子移植到本作。

SOUND VOLTEX III GRAVITY WARS  2014年11月20日推出

本作的第三代。
2014年9月27日開始於日本全國的七個都市進行場測,同年11月18日正式推出。
設計以黑色及橙色為主調。
類比裝置的開始點固定了。
增加了旋鈕可出軌旋鈕起始點可在任意位置允許「BT長壓鍵疊在FX長壓鍵上」的配備視角變換軌道消失……等要素。


關於SOUND VOLTEX儘管目前只有三代,不過在1代的時候就已經在KONAMI Arcade Championship中擁有一席之地,另外,既然說到了SOUND VOLTEX,就讓我私心的介紹一下,家用控制器。
沒有錯,雖然KONAMI官方目前並沒有推出過SDVX的家用控制器,不過仿間已經有許多廠商製作,而小弟有幸入手了一臺。
按鍵的間隔是與實際機臺完全一樣的,按鍵與轉鈕的手感也和實際機臺相差無幾,對我而言可以說是值回票價

ヽ(゚∀゚)ノ讚啦!!



JUBEAT
《jubeat》KONAMI於2008年7月24日起發售的一系列街機音樂遊戲,屬於Bemani系列的一員。
BEMANI系列音樂遊戲形象圖↑


這是我第一臺真正任真去玩的音樂遊戲,可以說是因為這臺我讓我開始喜愛音樂遊戲,這遊戲並不是模擬特定樂器,而是根據遊戲提示和著旋律按下指定按鍵的玩法,有點類似打地鼠的感覺,相對於其他音樂遊戲更好入手。

↑這是JUBEAT機臺實照

簡單易懂的遊玩方式↑
這也是我第一次接觸KONAMI音樂遊戲家族的第一臺,目前已經經歷了多版更新,KONAMI更是在IOS平台上推出家用版《JUBEAT plus》↓(如下)
所以玩家是可以在apple系列裝置上遊玩到的
至於android系統上,因為各家廠商手機的系統上問題,只手少部分型號可以下載遊玩
值得一提的是,JUBEAT plus是一直與官方連線的,可以從下載到由其他玩家所製作的自製譜面遊玩,而且如果在4/1愚人節的時候登入遊戲,那所有的音樂譜面都會被打亂便成隨機出現,可以說是小小的彩蛋吧?



這是在日本KONAMI每年都會半一屆的音樂遊戲比賽,KONAMI Arcade Championship,會邀請到全國各地優秀的玩家進行比賽,可以說是KONAMI音樂遊戲界每年一次的盛事